「安倍路線繼承人」高市早苗當選日本首相 新內閣執政上路

【記者劉幫寧/綜合報導】日本國會21日下午舉行首相指名選舉,自民黨總裁高市早苗在眾議院465個席次中拿下237票,在第一輪投票就獲得過半數支持,當選日本第104任首相,成為日本史上首位女性首相。經過任命儀式後,將正式率領新內閣執政。
高市早苗現年63歲,從政逾30年。1993年以無黨籍身分首次當選眾議員,之後9度連任,政治歷練豐富。1996年加入自民黨後,歷任沖繩及北方對策擔當大臣、經濟產業副大臣、通商產業政務次官、自民黨政務調查會長及總務大臣等要職。她出身電視節目評論界,擅長政策論辯,被視為保守陣營的論戰型政治人物。
高市的政治生涯深受前首相安倍晉三提拔與影響。2006年安倍首次執政時,她首次入閣,擔任內閣府特命擔當大臣,負責沖繩北方對策、食品安全與少子化等議題。2014年,安倍再度執政時任命她為日本首位女性總務大臣(相當於內政部長),任期累計近1500天,為歷代最長之一,確立其黨內地位。
她與安倍派「清和政策研究會」關係密切,為黨內保守派代表人物之一。她主張修改憲法第9條、提升自衛隊角色、擴大科技與產業振興政策,理念上延續安倍晉三「積極和平主義」與「自由開放印太」戰略,被外界視為「安倍路線繼承者」。
在經濟政策上,高市主張延續「安倍經濟學」三支箭:貨幣寬鬆、財政刺激與結構改革,並提出以自身名字命名的「高市經濟學(Sanaenomics)」。她認為日本潛在成長率長期停滯,應採取擴張性政策振興產業。其經濟藍圖主張政府主動投資科技與能源轉型領域,帶動就業與創新。
高市強調「減稅與擴大公共支出」並行,以刺激內需與企業投資,同時反對日本央行過早升息,認為金融緊縮將削弱復甦動能。高市在選舉政見中提出削減燃油稅、檢討臨時稅率、設置福利稅收抵免、強化外資投資審查、制定反間諜法等。她主張在全球供應鏈重組的時代,日本必須以產業政策帶動科技自主,減少對中國關鍵原料與半導體製程的依賴。
在外交與安全政策上,高市將日美同盟視為日本外交與安全的基石。她在選前接受美國華府智庫「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提問時指出,「日美同盟是印太地區和平與繁榮的根基」。她強調,在中國、北韓與俄羅斯軍事活動日益頻繁的情勢下,日美必須加強合作,共同應對挑戰,提升嚇阻力與反應力。
經濟面上,她主張推進日美投資與貿易協議,落實7月達成的關稅協定,確保日美在經濟安全上的實質合作。她並指出,日本將繼續推動「自由開放的印太」(FOIP)構想,鞏固與美國、印度、澳洲及東南亞國家的合作,建立更堅固的區域安全網絡。
在安全保障領域,高市主張擴大防衛能力,推動自衛隊「國防軍化」,強化遠距打擊與網路戰力。她支持將防衛預算逐步提升至國內生產毛額(GDP)2%,並發展飛彈防禦系統、人工智慧(AI)武器、太空與電磁波作戰技術,以應對複雜的新型安全威脅。她表示,日本需在「自由民主夥伴國」的聯合架構中提升嚇阻能力,並透過多邊合作強化集體防衛網絡。

強風擋不住黃潮!盧市長陪球迷應援台灣大賽 市府前廣場1300吋超大螢幕熱血直播

台中國際會展中心試營運 首檔五金展「返鄉」盛大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