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美北辰 綻放津彩 天津市北辰區交出「十四五」靚麗成績單!

「十四五」時期,在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北辰區團結帶領廣大黨員幹部群眾發揚「辰興十干」的奮鬥精神,紮實推進「十項行動」、「三新三量」等重點工作,牢牢扛起「經濟大區」之責。「十四五」中後期經濟總量較「十三五」末增長140億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6萬元,較「十三五」末增加1.8萬元,經濟強區、魅力北辰建設邁出堅實步伐。回顧北辰發展取得的成績,主要可以歸納為四個「進」。
五年來,服務重大戰略縱深推「進」,協同發展的成果更加豐碩。北辰區堅持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為戰略牽引,累計引進首都重大項目105個、總投資330億元。一是承接載體全面起「勢」。堅持「人產城」融合理念,高水平推進「雙谷」建設,京津醫藥谷規劃設計、基礎配套、產業招商全面推進,「一軸兩翼、雙核引領、多點共生」格局加快形成。智能製造谷納入全市京津冀產業合作重點平台,落地茵夢達、SMC二期、北斗伏羲全國研發總部等一批重點項目,集聚各類企業超600家。二是產業協作乘「勢」而上。聚焦工業母機、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等重點領域,深度融入京津冀「六鏈五群」產業體系,17家企業納入京津冀智能製造裝備產業聯盟,本特勒成為小米汽車主要供應商。發揮河北工業大學科技園輻射作用,打造全市首家科技成果轉化超市,技術市場交易額突破400億元。三是交通互聯蓄「勢」勃發。骨幹路網四通八達,京濱城際北辰站直通北京市中心,地鐵4號線北段竣工通車,全面融入首都「一小時交通圈」。

《宜居北辰》(于素萍)

五年來,新質生產力培育加速邁「進」,產業蝶變煥新的基礎更加堅實。北辰立足工業強區定位,聚力發展智能裝備製造、生物醫藥兩大優勢產業,前瞻佈局智能算力、低空經濟、機器人三大新興產業,因地制宜打造「2+3」現代化產業體系。一是突出「高端化」。引入北京大學京津冀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堅持「產學研醫」一體化推進,腫瘤靶向藥研發等成熟項目年內落地,與河北工業大學共建機器人科技成果轉化孵化基地,擁有全國重點實驗室4家,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國家和省部級科研平台31家。依托北京大學「GeoSOT」核心技術,建成京津冀首個低空立體交通系統,圍繞政務巡檢、醫療配送、快遞物流等領域開發「低空+」應用場景,打造低空經濟創新運營示範區。二是突出「鏈群化」。堅持「龍頭牽引+集群配套」雙向發力,累計招引重點項目558個,內資到位額超700億元。智能裝備製造產業集聚鏈上企業超1500家,形成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等5條百億級產業鏈。天士力醫藥與華潤三九實現強強聯合,生物醫藥產業形成「研發-製造-包裝-物流-銷售」完整產業鏈條。江天大數據由「鋼鐵巨頭」轉型為「數字先鋒」,投資120億元建設京津算力產業園。三是突出「規模化」。規上工業總產值突破1400億元,較「十三五」末增加超300億元,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和單項冠軍企業達到35家,國家級、市級高新技術企業超過1400家。

《半灣半島醉運河》(馬春林)

五年來,改革開放步伐齊頭並「進」,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更加強勁。北辰堅持用改革的辦法破解發展難題,以開放的姿態贏得發展主動。一方面,改革之路越走越寬。深化國家級經開區改革,完善黨工委領導的「管委會+公司」運營模式,北辰開發區在國家級經開區綜合考評中位列全國第22名。創新開展「三問三解」助企活動,深化企業全週期服務改革,「項目+團隊」服務品牌向全國推廣,市場主體突破10萬家,較「十三五」末增長30%。另一方面,開放之門越開越大。全區外商投資企業達340家,其中世界500強投資企業34家。弗蘭德、樂金電子、采埃孚等一批外資龍頭企業持續增資擴產,其中弗蘭德累計10次增資,用「真金白銀」投下了信任票。「十四五」時期,全區實際利用外資5億美元,進出口總額年均實現兩位數增長。

《南倉立交橋》(王榮棣)

五年來,民生福祉保障持續增「進」,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盈。北辰大力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滿足群眾高品質生活新期待。一是公共服務提質提效。高質量辦好20項民心工程,光華外國語學校、北京市十一學校天津實驗學校建成投用,新增中小學幼兒園24所、學位1.5萬個,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從每千人口2.81張增至4.8張,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實現鎮街全覆蓋,更新改造供熱、供水、燃氣管網718公里。二是文化事業有聲有色。落實「四個以文」重要要求,打好「辰文」惠民、「辰蘊」傳承、「辰融」聯動、「辰景」業態、「辰興」悅動五張牌,「天穆杯」小品展演、「北辰杯」環渤海青歌賽等文化品牌享譽全國,田氏船模、北辰民間繪畫、馬氏古彩戲法等非遺作品亮相上合峰會。堅持文體旅融合發展,成功舉辦全國射箭巡迴賽、全國青少年輪滑比賽等賽事,北辰健兒在巴黎奧運會、杭州亞運會等國際賽事上摘得6金3銀。三是基層治理出新出彩。創新「一核多圈、多委合一」工作體系,經驗做法入選首屆「全國社會工作和社會治理創新」優秀案例。蟬聯全國文明城區、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全國雙擁模範城等榮譽稱號,成功創建平安中國建設示範縣、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區。

城市蝶變
一座城的成長與蝶變,是時代的發展與映照。在北辰區,背街里巷蛻變為「文化長廊」,老舊小區煥發「青春容顏」,口袋公園讓方寸之地成為居民遊樂園……城市建設的答捲上,北辰區落筆溫暖,註腳清晰。

《晚霞映運河》(丁朝暉)
《永金引河橋》(孫少華)
《北辰站》(孫少華)

近年來,北辰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天津重要要求,堅持以提升環境、服務民生、涵養文明為著力點,高標準完成文明城區創建,高水平提升群眾居住條件,高層次優化城市功能佈局,高質量構築立體交通體系,推動城市形象與品質持續躍升,一幅宜居、宜業、宜樂、宜遊的北辰新畫卷正徐徐鋪開。

產業發展
北辰區作為天津市經濟大區、工業強區,製造業基礎雄厚、門類齊全,擁有製造業企業5122家,規上企業580家,擁有全國41個工業門類中的39個大類,底蘊深厚,體系完備。

天士力醫藥集團國際交流中心》(邵鴻雁)
大器「孔」成 匠者精測(吳揚)
王朝御苑酒堡——藝術的殿堂(李春華)
天津長榮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李鎧)
天津地鐵四號線北段工程首列電客車接車儀式(王嬙)

聚焦經濟建設中心工作和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北辰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天津時提出的「在發展新質生產力上善作善成」重要要求,正加快推進「雙谷」建設、著力構建「2+3」產業體系,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支柱產業做優做強、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成長、未來產業搶先佈局,全區高質量發展動能強勁、動力澎湃。
煙火人間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北辰區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把人作為社會生產力最活躍因素和美好幸福生活的創造者締造者,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盼。

輪滑少年(李富強)
北辰 「舞動」(金立冬)
北辰冬捕節(金立冬)
足球少年(屠建民)
青盛河畔槐花香(黃曉慧)
惠民演出送文化大餐(黃曉慧)
踏青(王全發)

嬉鬧玩耍的孩童、躬耕田野的農民、奮戰一線的建設者、火熱舞蹈的青年……年齡不同、崗位各異、人生軌跡多樣的北辰人,在這片熱土上深耕不輟,鑄刻時代烙印,抒寫北辰人民的奮鬥之志、創造之力、發展之果。一幀幀一幅幅,一段話一段情,時代因創新者而精彩,北辰因奮鬥者而美麗。
辰文薈萃
北辰區位於天津城北,千年京杭大運河穿區而過,貫通了錦繡中華大江南北的「經濟動脈」,帶來了津派文化融匯傳播的「運河流觴」,匯聚了北辰韻味文脈常新的「辰文薈萃」。

青盛河畔槐花飄香(張中慶)
身邊的村超(屠建民)
武術名家展風采(屠建民)
家園的喜慶(李春華)
少兒當自強(趙素然)
劉快莊的彩塑技藝(穆強)
飛翔吧,少年(趙清)

如今,北辰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緊緊圍繞「四個以文」重要要求,厚植獨特文化底蘊,聚焦賡續紅色基因、傳承民俗瑰寶、培育體育風尚、賦能醫藥創新、厚植教育根基等重點方向,持續推動區域文化繁榮發展,紮實推進文化強區建設,讓北辰文化綻放時代華彩。

沃野辰韻
在北辰這片充滿希望的田野上,雙街遊人採摘玫瑰、夏黑葡萄甘甜如蜜,雙口萬畝稻田、稻蟹混養一地雙收,西堤頭南美白對蝦、金亞麻雞蛋鮮甜香醇……這些銷往全國、銷往國際的高品質農產品,擦亮了北辰農業的金字招牌。

科技引領生活——噴灑農藥(屠建民)
北辰草莓(金立冬)
豐收的大地(崔憲偉)
開鐮賀收(金立冬)
金秋開鐮 學農體驗(張中慶)

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北辰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和視察天津重要講話精神,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城鄉融合發展,培育壯大鄉村特色產業,紮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打造了一批先行村、樣板村、幸福村,讓廣袤沃野迸發新的生機與活力。

 

立院總質詢落幕 卓揆盼兩院尋求共識建設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