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提加速打造台灣之盾 學者:能強化飛彈防禦力

【記者張品君/綜合報導】總統賴清德10日在國慶談話指出,將加速打造「台灣之盾」。軍事學者分析,此構想是要建立偵攻一體的指管系統,將偵蒐與反敵機、反飛彈的能力整合在一起,將能強化台灣在高高空、中高空乃至超低空的飛彈防禦能力。
針對建構分層防禦、高度感知、有效攔截的嚴密防空系統「台灣之盾」,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長蘇紫雲表示,「台灣之盾」(T-Dome)使用Dome這個詞彙,就是延伸自以色列的鐵穹(Iron Dome)以及美國的金穹(Golden Dome),上述兩系統都是整體防空能力的整合,即當台灣面對中國各式飛彈、戰機與無人機的威脅,能透過台灣之盾防禦從高高空到超低空的空防威脅。

賴清德10日在國慶談話指出,將加速打造「台灣之盾」,建構台灣在高高空、中高空乃至超低空的飛彈防禦能力。(國防部發言人)

中山大學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教授兼所長郭育仁指出,美國自1980年代開始說服盟友建設飛彈防禦系統,美國總統川普打造「金穹」系統,都是著眼飛彈在俄烏戰爭的作用,以及中國在彈道飛彈技術的長足技術,而美國在東亞的盟友,韓國已部署美國終端高空防衛系統(THAAD,又稱薩德反飛彈系統),日本也有「神盾系統搭載艦」與神盾驅逐艦所構築的反飛彈系統。
郭育仁說,台灣的飛彈防禦體系向來是最弱一環,愛國者飛彈系統僅能針對彈道飛彈發射後,在彈頭進入大氣層階段後進行攔截;而薩德反飛彈系統是針對來犯的彈道飛彈要進入大氣層時攔截,神盾系統是對彈道飛彈在高於大氣層的高度進行攔截,因此台灣之盾應是要加強台灣在高高空、中高空的飛彈防禦能力。
退役上校、前空軍飛彈預警中心指管長周宇平表示,空軍目前是採用經過寰展計畫提升的「寰網系統」,來作為整合性的防空指揮管理系統,整合空軍戰管聯隊的各雷達站所偵蒐的雷情,以及愛國者、天弓等飛彈系統所偵獲的資訊,再由空軍作戰指揮部進行整體的防空作戰管制。

賴清德國慶談話兩岸論述聚焦和平 藍:缺乏實際解方

黃國昌批民進黨撕裂社會 籲賴清德弭平傷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