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盧世光/綜合報導】周刊報導,中科院堪稱台灣國防自主研發大本營,近年竟有36家得標廠商的董監事與該院員工互為親屬,恐衍生弊端。由於中科院人事複雜,不少「皇親國戚」安插在院內占爽缺,連離職人員也在外開公司成為軍火商,蠶食國防大餅,成為國軍戰力提升的一大隱憂。一名資深員工因看不下去向國防部長邱國正及周刊檢舉爆料,指中科院有重大人事弊端,包括潛藏現職員工利益衝突、人才遴選任用公信力不足,以及欠缺離職員工旋轉門機制等三大風險。

爆料人士說,綜觀2014年至前年,中科院36家得標廠商的董監事人員,居然與該院35名現職員工互為配偶或屬於一等親的親屬關係,其中三人擔任主管、審核及採購等重要職務,所涉利益衝突可能性高,進一步分析這些員工的進用情形,高達26人是該院7年前轉為行政法人後才獲聘用,其餘九人則在中科院仍為公務機關時期即已任用,顯見轉型後才出現較多得標廠商的利害關係人,成為防貪的一大破口。
第二項人事弊端是中科院員工親屬關係複雜,全院共計657組家戶組合、1,372人彼此互為配偶或具有二親等以內的關係,約占2020年底1萬1,542名現職員工的11.89%,其中101組的家戶組合,至少有一位成員擔任主管職務,主管職的家戶組合人數計212人,不免有利用權勢挾帶自己人占肥缺之嫌,讓中科院成為近親繁殖的機關。

第三項人事問題是欠缺離職員工旋轉門機制,依照《民法》及《公司法》等相關法規,均針對經理人或董事身分人員,訂有競業禁止規定,公務人員也有旋轉門條款,就連一般民間企業也多與員工訂立類似條款,以防止員工離職一定時間內至相關行業任職,利用職務所得資訊、技術或人脈而為不公平競爭行為,導致原雇主利益受損。
有關中科院遭爆料涉及人事管理及招標案件等弊端,中科院發布新聞稿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