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劉幫寧/台中報導】台中市一年一度的原住民族文化節即將於11月登場,台中市政府於今(29)日上午舉行記者會,邀請市民朋友一起分享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市府原民會表示,今年的文化節以「原聚・山海屯」為主題,將原本一年只有一場次的活動,擴大為山、海及屯區各辦一場,共三場。分區舉行即是希望散居在各個行政區的原住民及市民朋友可以就近參與,讓原住民族文化在台中市各個區域都能生根與發展。

原民會說明,記者會開場分別由泰雅、阿美及排灣三族的耆老進行傳統祭儀,並祈求各場次的活動都能順利圓滿。不同族群的歲時祭儀均不相同,但皆可展現原住民族對祖靈、天地及自然的敬畏與尊崇;繼之登場的則是充滿力與美的原民舞蹈,舞者透過服飾、音樂及肢體動作,展現出不同族群的藝術文化魅力。現場也安排三項原住民族傳統技藝體驗,包括「頂物(temuqulj)」象徵平衡智慧與女性力量、「八卦網捕魚(mitafokod)」展現集體合作與生態永續精神、及「搗麻糬(smxu’ hikil)」象徵部落團結與共享喜悅。原民文化老師的現場演繹,十足有趣、新奇,與會來賓也嘖嘖稱奇,讓人真正感受到原住民傳統生活文化的奧妙與智慧。
原民會指出,截至今年9月底,台中市原住民族人口達4萬1,584人,並居住在29個行政區。為能凝聚全市原住民族人的情感,並有交流與分享族群文化的機會,每年皆會舉辦全市性的原住民族文化節。今年在各界的建議中,嘗試在山、海、屯區各辦一場文化節活動,首先登場的是第一場11月8日在大雅區;第二場於11月15日在梧棲區;第三場則是在太平區。希望原住民能就近參與,免除舟車往返,也讓市民朋友,有更多的機會參與原住民族文化活動,相互交流及學習,也落實全民化原住民族教育的目標。

今年的三場文化節活動由原民會與民政局、大雅區公所、梧棲區公所及太平區公所共同合作辦理,每一場次的活動都有其主題及特色。如大雅區以「泰雅之山」為題,將傳統祭儀展演設為主軸,結合織布工藝教學與部落風味市集,讓民眾近距離體驗山區族群的文化美學;梧棲區以「阿美之海」為題,將展現海洋民族的漁撈技藝,以及熱情有力的歌舞文化;太平場則是以「排灣之屯」為題,將以族語歌謠、青年創意手作與文化市集作為壓軸。
原民會表示,三場活動約計有30組以上原民團體的樂舞演出、兼具人文與經濟的特色市集、新奇有趣的文化體驗以及原民工藝創作與展示。文化節不僅是原住民情感凝聚與交流的平台,更是促進多元族群互動、認識與欣賞的機會,誠摯邀請市民朋友及社會各界都能共襄盛舉。
今日活動,市府原民會主委楊馨怡、立法委員黃仁、市議員吳建德、邱愛珊、客委會主任委員江俊龍,以及原民會族群委員邱春生、陳舒芳、張錦秀、李建明、周進德等貴賓皆親臨共襄盛舉。另有市府經發局、苗栗縣政府原住民族及族群發展處、立法委員盧縣一、陳瑩、伍麗華、市議員古秀英、張瀞分、陳成添等多位貴賓與本市大雅、梧棲、太平、東勢、南區、大甲、后里等區公所及國立勤益科技大學代表一同參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