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市學校午餐11/7起恢復使用溫體豬肉 教育局:剩餘食物仍暫禁打包

【記者吳靜/台中報導】因應非洲豬瘟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宣布今(7)日零時起恢復豬隻拍賣、屠宰及屠體運輸,台中市政府教育局宣布學校午餐將即日起恢復使用溫體豬肉,但為強化防疫及衛生管理,午餐剩餘食物仍維持禁止打包,市府持續加強食材管理及衛生查核措施,確保學校午餐供應安全衛生。

教育局指出,目前台中市辦理學校營養午餐的學校共計333校,包括公辦公營62校、公辦民營61校、外訂團膳135校及由他校供應的公有廚房75校。為落實校園食安及維持環境衛生,市府啟動跨局處協調機制,由環保局統籌各區清潔隊,並與台中市團膳與食材業者合作辦理廚餘清運作業;各校午餐廚餘每日全數完成清運,並依規定運送至環保局指定地點處理,作業流程順暢。

目前台中市辦理學校營養午餐的學校共計333校

教育局強調,自11月7日起恢復使用溫體豬肉後,各校仍須依契約使用國產肉品,並落實每日食材驗收與紀錄、食材來源溯源及教育部食材登錄平台填報等工作,確認肉品來源均為合法屠宰場或合格供應商,以全面確保學生餐食安全。

教育局說明,為強化防疫及衛生管理,午餐剩餘食物仍維持禁止打包的措施。暫停打包措施是防疫期間的必要防線,目的是降低餐食外流造成的廚餘流向不明與感染風險,學校午餐雖採用CAS、TAP、溯源國產肉品,來源相對安全,但一旦餐食離開校園環境,保存、再加熱及廚餘處理過程難以監控,恐影響整體防疫及食品安全。

教育局說明-為強化防疫及衛生管理-午餐剩餘食物仍維持禁止打包的措施

教育局將與衛生局、農業局等相關局處辦理聯合稽查,確保午餐供應及食安無虞,持續守護學生健康與校園餐食安全,讓家長放心、學生安心。

中市府啟動加嚴雙軌行動 肉品標示、運輸查核、校園午餐同步升級防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