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向綠色低碳城市 136輛電動公車上路

【記者盧世光/綜合報導】桃園市長張善政9月1日在市議員陳美梅、王仙蓮、孫韻璇、交通局長張新福、環保局長顏己喨及各客運公司業界代表、各里里長等人陪同下,前往出席「桃園新世代電動公車」啟用典禮。

桃園市長張善政與貴賓和客運業者合影。(圖:記者徐玉英攝)

張善政表示,桃園很多鄉親都會到新北或台北,不管是通勤、通學,常常會坐到電動公車,為什麼桃園好像一部電動公車都沒有?他說,桃園不是沒有電動公車,只是非常少,比例不到1%。一部電動巴士要價1,000萬,交通部補助約500萬左右,環保局的公務基金也會再加碼,當然購買電動新車會有一些附帶的問題就是場站要有充電樁,希望市政府與客運業者同心協力,趕快把電動巴士的進度從原來不到百分之一,去年買的車今年上路大概可提升至四分之一,明年可望超過三分之一。

桃園市長張善政與貴賓參觀新世代電動公車內部。(圖:記者徐玉英攝)

張善政指出,新的電動公車的上路是桃園公車營運的一個里程碑,每年都會持續投資,預計2030年的目標是淘汰所有的柴油公車,全部電動化,在馬路上呼吸不再會有柴油味。
張善政談到,公車業者近年非常積極努力要改善公車的服務,大客車的駕駛台灣從北到南到處都找不到,另一方面,前一陣子還啟動了桃小巴。去年市府推出受訓即就業策略,增添了上百位的大客車新的駕駛,希望這些措施,能夠把我們桃園的公車服務做得更好,也讓我們桃園的環境變得更優,大家一起努力,將桃園拉到一個新的服務境界。

桃園市長張善政與貴賓在電動公車前合影。(圖:記者徐玉英攝)

交通局表示, 桃園市為配合中央「2030年市區公車全面電動化」政策目標,改善傳統燃油公車所產生之空氣污染及噪音等,營造安靜舒適的生活環境,具備實質貢獻,兼顧綠色低碳城市願景。桃園市客運113年共購置136輛電動公車,其中包含桃園客運85輛、中壢客運3輛、統聯客運23輛及亞通客運25,並於今年度投入營運,電動公車比例將從原先0.9%大幅增加到18%。該批電動公車將優先投入新規劃之五大幹線公車路線(包含台一、GR、BR、高鐵及中豐幹線等),民眾對於乘車體驗將有重大改變,電動公車的優點不僅限於環境效益,更能改變民眾對公車的刻板印象,讓搭公車從不得已的選擇,轉變為舒適、便利甚至具現代感的日常生活一部分,隨著導入電動公車,民眾搭乘公車意願有望進一步提升,也能減輕私人運具對道路與空氣的負擔,更在營運成本、乘車舒適度以及城市發展形象方面展現出多重優勢。

四款新世代電動公車造型。(圖:記者徐玉英攝)

交通局局長張新福則說,市府除了協助客運業者向交通部公路局及環境部申補助外,市府亦於113及 114年分別補助每輛電動公車180萬元及67.5萬元,115年預計再補助每輛電動公車50萬元,交通局同時也協助客運業者尋覓設置電動公車充電場站,利提高客運業者汰換為電動公車意願。桃園市客運業者今年預計再購置137輛電動公車,明年投入營運服務,電動公車比例將達到35%。市府將持續與客運業者合作,擴大電動公車導入規模,並配合路網優化,逐步穩健設置電動公車充電站基礎設置,以提升本市公車運量、提升公車服務品質,朝向中央訂定2030年市區公車全面電動化政策目標邁進。

136輛電動公車新購電動公車排滿停車場,相當壯觀!(圖:記者徐玉英攝)

緬懷國軍先烈犧牲奉獻 國民黨黨務幹部赴忠烈祠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