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林慈院新進住院醫師職訓 傳遞醫療人文與環保理念

【記者張品君/綜合報導】每一位踏入醫療殿堂的新進住院醫師,都是病人健康的守護者。為幫助他們在臨床工作起步前,建立專業能力與人文關懷並重的醫師養成之路,大林慈濟醫院舉辦為期三日的新進住院醫師職前訓練,於8月5日圓滿結束。中西醫PGY跟專科住院醫師共25人參加。課程涵蓋醫療專業、安全管理、醫病溝通、人文精神,以及環保實作體驗,期許帶領年輕醫師踏出兼顧專業與地球永續的第一步。
本次職前訓練以「醫療人文」為核心,邀請院內多位資深醫師及專業團隊分享臨床經驗與病人故事,透過《護患之間的人文感動》與《白袍下的溫暖》等人文講座,引導醫師學習從病人的角度思考,體會「專業之外的溫度」。
教學部李宜恭主任表示,在醫師踏入臨床前,先讓他們了解醫院實際的醫療資訊系統與慈濟的醫療人文,除了幫助他們更快適應臨床工作,更重要的是,在整個行醫過程中,除了培養專業素養,更能秉持證嚴上人的期許,醫師不只是看病,而是能真正照顧病人、關心鄉親,成為病人與家屬信任的好醫師。

腦神經外科副院長陳金城醫師也分享了他「刀下人生」的故事。
特別邀請主持「慈濟世界」廣播節目 39 年的李蕙瑩(靜淇)師姊來談證嚴上人的悲心。
特別邀請主持「慈濟世界」廣播節目 39 年的李蕙瑩(靜淇)師姊來談證嚴上人的悲心。

今年課程中特別邀請主持「慈濟世界」廣播節目長達39年的李蕙瑩(靜淇)師姊,以自身經歷分享證嚴上人的悲心。她勉勵年輕醫師理解慈濟建院的初衷——「因為生命可貴,所有辛苦都是為了搶救生命、肯定人性。」
腦神經外科副院長陳金城醫師也分享了他「刀下人生」的故事。從臺大醫學系畢業後,他選擇回到故鄉加入大林慈濟醫院,扛起「神經外科一人科」的重任,門診、手術、急診輪值,一週七天、全天候待命。二十五年來,他以仁心與專業守護無數病人生命,他說:「只要病人能好起來,就是給自己最大的回饋。」
為呼應「綠色醫療」理念,課程中特別安排了環保體驗課程,從醫療廢棄物管理、資源回收到垃圾減量,讓新進醫師體會醫療專業與地球保護可以並行不悖。學員陳醫師表示,這幾天課程讓他熟悉了醫院系統,也深刻體會到「保護環境是全人類的責任」,在醫療工作中更要重視資源回收與減廢。蔡醫師則因從小跟著90歲仍在環保站服務的阿嬤做環保,對課程感觸特別深:「做環保其實不難,花一點心力就能幫地球很大的忙。」
自小在緬甸長大的黃醫師發現許多疾病都與免疫問題有關,近年來的疫情與疫苗更與免疫息息相關,希望自己能從這方面努力專研。環保體驗課程也讓他有所感觸。他說,以前在資源較不豐富的國家生活,來到台灣,看到台灣的資源非常充足,人人更應珍惜物資,並做好分類,累積起來就能減少大量浪費。中醫部這次有六位住院醫師一同參與課程,其中許醫師表示,第一次親手參與醫療廢棄物分類,才發現「垃圾要先清洗乾淨再分類」,這份用心能減輕後端志工的負擔,也讓她更願意身體力行。
為期三天的訓練,讓新進醫師在專業技能、人文關懷與環保意識三方面都扎下基礎。隨著這批新血投入臨床團隊,期盼他們帶著專業與愛心,為病人提供更安全、更溫暖,也更友善地球的醫療服務。

課程中安排了環保體驗課程,讓新進醫師體會醫療專業與地球保護可以並行不悖。

藍軍提案請南市府撥6億墊付賑災 獲跨黨派議員30多人連署

連結日本瀨戶內藝術祭 張善政盼借鏡三成功要素注入桃園地景藝術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