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口二號」古沉船清代腹碗瓷片成分和結構有更新進展

景德鎮明清御窯廠遺址作坊群,工作人員正在清理古瓷片。

7月12日,在全球首個古陶瓷基因庫——景德鎮古陶瓷基因庫,「長江口二號」古沉船中發現的清同治年間景德鎮窯青花梵文折腹碗瓷片研究迎來新進展,該瓷片橫截面標本製作已經完成,進入成分和結構等古陶瓷基因信息分析階段。
今年6月10日,成立一週年的景德鎮古陶瓷基因庫首次迎來了「外來戶」。來自上海市崇明區橫沙島水下「長江口二號」古船中的3套12件景德鎮古陶瓷標本正式入庫。至此,基因庫收錄的古陶瓷基因標本達1372套(2412件),從中採集數據近30萬條。

6月19日,工作人員利用拉曼光譜儀檢測古瓷片的化學成分。
7月12日,今年投入使用的古陶瓷基因標本制樣機器人正在製作標本。機器人柔性制樣系統的應用大大提升了標本製作效率。

千年瓷都景德鎮,素以「匯各地良工之精華、集天下名窯之大成」著稱,是世界古代制瓷業集大成者。2022年6月11日,景德鎮古陶瓷基因庫由江西省文物局授牌成立,其職責是全面採集景德鎮地區從晚唐到民國時期的2000多萬件古陶瓷碎片的「8+X」類數字信息。「8」是指古陶瓷基因標本的考古信息以及「形、胎、釉、彩、紋飾、款識、裝燒工藝」等核心信息;「X」則是所有延展信息,如世界各大陶瓷博物館的同類收藏、相關聯的海外考古發現和歷史文獻以及現代學術研究成果等。

7月12日,在全球首個古陶瓷基因庫——景德鎮古陶瓷基因庫,「長江口二號」古船中發現的清同治年間景德鎮窯青花梵文折腹碗瓷片橫截面標本製作完成,工作人員將標本入庫。
7月12日,基於景德鎮古陶瓷基因庫數據開發的「御窯天下·青花秘境」特展,以創新的展陳形式和互動裝置,讓喜愛陶瓷文化的遊客驚歎連連。

這些碎片化的古陶瓷信息,在基因庫裡被整合成關聯的系統化知識,從中解析古陶瓷文明的起源發展和變遷,喚醒曾經沉睡地下的文明記憶。

7月12日,景德鎮古陶瓷基因庫負責人翁彥俊(左)向來自波蘭的陶瓷愛好者皮特介紹物理和數字形態的基因庫標本。
7月13日,御窯景區一處蘊含著景德鎮青花瓷基因的穹頂,吸引遊客打卡拍照。

「每一塊古瓷片都會被製作成物理和數字兩種形態的基因標本,從中獲取其基因片段信息。」景德鎮古陶瓷基因庫負責人翁彥俊介紹,「而『X』的基因信息收集是開放式的,需要全球共建共享。」
一年多來,景德鎮古陶瓷基因庫建設的相關技術標準和運行機制逐步完善,一期數據庫已正式上線,向全球分享了研究成果。與此同時,由景德鎮御窯博物院與復旦大學工程與應用技術研究院共同研發的全球首個古陶瓷基因標本機器人柔性制樣系統,也在該基因庫投入使用,基因庫標本製作效率大幅提升。基於基因庫的研究成果,景德鎮御窯博物院已推出了「御窯天下·青花秘境」特展、「碎碎鴨」等文旅文創應用,獲得大眾廣泛認可。

工作人員正在修復古瓷器,修復過程中形成的圖文檔案,將錄入景德鎮古陶瓷基因庫。
故宮博物院和景德鎮古陶瓷基因庫的工作人員合作,從景德鎮御窯廠的陶瓷碎片中成功修復明成化年間素三彩鴨形香薰。7月13日,工作人員正在對鴨形香薰進行檢查維護。

國家文物局在《「十四五」考古工作專項規劃》中提出要打造中華文明國家文物基因庫。景德鎮古陶瓷正是反映中華文明基因的典型性考古標本,景德鎮古陶瓷基因庫的建設,正是對賡續中華文脈、堅定文化自信的有益嘗試。
中國瓷文化的鼎盛,在西方形成了首字母小寫「china」為瓷器、大寫「China」為中國的獨特現象。成長中的景德鎮古陶瓷基因庫,通過不斷破譯古代陶瓷中蘊藏的「文明密碼」,以更加開放的姿態,自信地向世界展示「china」風采,為促進人類文明的交流互鑒添磚加瓦。(胡勇飛 吳文兵 / 田野 攝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