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院遷改建27選項 專家總報告選6+1處春節前出爐

【記者詹姆士熊/綜合報導】立法院為討論遷(改)建議題,邀專家學者成立諮詢委員會。立法院人士指出,委員會已進入最後收尾階段,並就各界建議的27處遷(改)基地,以17項評選指標評估,將於農曆春節前提出「6+1」方案的總結報告。
立法院人士表示,總結報告完成後,將循行政程序函送立法院議事處,並諮請立法院長游錫堃召集朝野黨團協商,由朝野黨團推派代表,成立立法院遷(改)建特種委員會進行研議。
立法院現址多年來面臨空間不敷使用、建物老舊、違章雜陳等問題,而遷(改)建議題也已討論近30年,更曾於1990年至1999年間,兩度叩關失敗。
游錫堃2020年2月1日就任立法院長後,極力推動改善立法院區現況,也邀集學者專家,在2021年成立立法院「未來國會願景規劃諮詢委員會」,期盼國會遷(改)建工作能有個開端。

立法院遷建,大台北地區有16處的建議遷建基地,包括中正紀念堂。

對於立法院遷建,朝野立委及縣市政府共提供26個建議基地,另也有立法院原地改建的提議。以大台北地區為例,就有16處的建議遷建基地,包括中正紀念堂、土城看守所現址、202兵工廠、華光社區等。
為此,諮詢委員會歷經6次專案小組及4次大會審議,將這27處遷(改)建基地,依照達成未來國會5大發展願景的17項評選指標,進行客觀量化評估。
以5大願景中的「名符其實的最高民主殿堂」為例,立法院人士指出,該項目就有6項評選指標;其中在用地面積部分,評估標準為是否大於10公頃,還是小於5公頃,或是5公頃以上、10公頃以下,也要避免基地範圍涉及環境敏感地區等。
而在「華文圈憲政民主的典範」,有4項評選指標,其中包括國會與行政的運作,評估重點為遷建基地與總統府及其他各院距離,也要考量維安風險,評估基準是以遷建基地至行政院與總統府的最短距離,越短者可視為維安風險較低。另外,評選指標也包括立委問政易達性、官員備詢通勤。
「全國人民集遊陳抗中心」看重的是公民活動,有4項評選指標,分別是臨路條件、可及性、支援性空間及土地使用相容性;在臨路條件的評估標準,為保障陳抗便利性及民眾進出需求,應有足夠的出入道路,以連接主要計畫道路或既成道路數量為指標。
此外,「公民教育的民主教室」、「國內外旅客的參訪地標」部分,共有3項評選指標,分別為適宜轉型、文化資產及遊憩體驗。
立法院人士指出,諮詢委員會目前進入最後收尾階段,會從中選出6處遷建基地及1處改建基地,製作成總結(分析)報告,將於農曆春節前提出,作為朝野立委對於國會遷(改)建議題的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