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冬奧實現未來世界/ 楚何

最近正在舉辦的北京冬奧會,由於疫情的關係沒有開放大型觀眾席,但是精彩賽事轉播依然可以圍繞著「5G+8K」、雲轉播平台、VR觀賽、智能語音服務等方面,廣泛應用網路技術,讓全世界的觀眾提升觀賽體驗,十足塑造出冬奧會的科技感與未來感。為了體現「科技冬奧」,冬奧會先後測試200多項技術,涉及60多個細分應用場景,其中4項技術是在全球首次推出,33項技術是在冬奧會首次使用。綠色環保也是冬奧會踐行的一項重要理念,可以說這一次的北京冬奧,實現了未來世界科技的廣泛應用。


北京主辦冬奧有一個目標,就是希望能夠帶動3億人參與冰雪運動,因此在硬體場館設施以及參與運動所產生的環境汙染,都必須要有超前部屬精準的管控,而「綠色辦奧」的理念貫穿北京冬奧會的籌辦全過程。氫被認為是21世紀理想的清潔能源,在助力北京冬奧會實現碳中和目標的過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碳纖維材料、氫燃料火炬,不僅重量輕、耐高溫,還能做到燃燒零排放。北京國家速滑館運用全世界最大的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製冰系統,提升能效20%以上,冰表面溫差不超過0.5℃,得到國際奧委會和國際滑冰聯盟的高度評價。
最初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僅有3輛氫燃料電池汽車啟用運行,開啟了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示範應用;今年的北京冬奧會上,氫燃料電池汽車成為三大賽區的運輸主力,開啟了氫燃料電池汽車的規模化應用和產業化突破。北京冬奧會共計投入使用816輛氫燃料電池汽車作為主運力開展示範運營服務,是目前為止在重大國際賽事中投入規模最大的。目前使用的氫燃料電池汽車可在零下30℃低溫啟動、零下40℃低溫存放和停機自動保護,大巴車續航里程可達400公里以上;此外,與電動汽車相比,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續航里程不會因為外部溫度降低而縮短。
氫能源汽車既實現了零碳排放,又做到了續航里程不打折扣。可以說,冬奧會開啟了北京氫能產業發展新篇章,北京市正在積極推動京津冀燃料電池汽車示範城市群建設,未來可構建形成燃料電池汽車關鍵零部件和裝備製造產業集群,為氫能源汽車產業開創先鋒版圖。
「科技冬奧」不僅滿足北京冬奧會籌辦和參賽的重大科技需求,同時也將對後奧運時代的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發揮積極作用。例如因為賽事所需要的壓雪車、造雪機、滑雪板、冰刀等裝備,相關單位都加大力度研發投入,提升了冰雪運動裝備的自主研發和供給能力,促進了冰雪運動普及和冰雪體育產業發展,未來才能有力支撐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目標。


另一方面,北京冬奧會打造的5G網絡應用新範式,不僅突破了低溫大風和冰雪天氣等條件下設備穩定運行關鍵技術,還拓展多個5G應用新模式,助力後奧運時代5G產業發展。除了推動5G,氫能出行、智能車聯網、100%清潔電力等高新技術也在冬奧會中的示範應用,帶動5G通信、綠色出行、零排供能等產業發展,未來將有更加廣泛的應用,以及眾多的智能化服務,未來都將可以成為大眾生活的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