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青學苑經費破億 課程設計引關切

【記者陳俞融/台中報導】今年三月初開始,台中市各區的長青學苑陸續開課,阿公阿嬤紛紛走出家門,高興地上課去了。由於歷任市長的重視,長青學苑班級數年年增加,今年高達一千多班,達成盧秀燕市長的目標,不過,某些區的歌唱聯誼班數略多,似乎不符合長青學苑設置的原意,市府社會局已進行瞭解,必要時會加以引導或者糾正。

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的數據,台灣在去年(109)年超高齡(85歲以上)人口佔老年人口10.3%,也早已於民國82年成為「高齡化」(ageing)社會 ,107年時轉為「高齡」(aged)社會,推估將於114年正式邁入「超高齡」(super-aged)社會。而依據台中市衛生局的說法,台中市今年(110)年到2月止,全市的老年人口數約38萬人,佔全年齡人口數13.76%。 

大學經常承辦長青學苑課程。

台中市歷任市長都相當重視高高齡化的問題,期待把台中市打造成為友善銀髮的城市,以往由社會局負責辦理的長青學苑,設置目的希望長輩在同樂、聯誼之外,更能夠融入社會,活到老、學到老,盼協助高齡者活化記憶力、促進各種技能的學習。台中市社會局表示,106年起,長青學苑改由各區公所主辦,公所可採自辦、委託或補助方式辦理課程。各區補助款以班為單位基準編列,班級數目並無上限的限制。 

在民代的爭取下,台中市的長青學苑,年年增加班數,開辦經費也跟著增多,目前是每班補助11萬元,去年(109)年的總經費是9,095萬元,共開設893班課程;今年(110)年的目標,預計開班1,004班,共計增加111班課程,預算較去年增加1,192萬2,000元,超過一億元大關。

社會局指出,在課程設計上,其實訂有規範,目前優先補助具教育意義的類科,如地方特色課程,包含地域特有文化及歷史的認識等;除了舞蹈班別外,學員未滿50人,不得增班上課,相同類型課程不得超過每區開班總額的25 %,若有超過的情形,社會局會先輔導,必要時將予以糾正。根據目前已公開的課程表顯示,許多公所確實花了很大的心血安排課程,對於提高長輩參與,很有助益,但是仍有某些區域安排的課程中,屬次娛樂性質的比例,多於教育性質課程,過去曾有某公所開設30餘班,就有9班是歌唱同樂的相關課程。

 

台灣在邁入超高齡社會前,期待以高齡多元學習模式,協助長者能夠終身學習,由社政單位辦理的長青學苑,到近年由教育單位主辦的樂齡學習中心,出發點都很良善,但是在年年增班的美麗數字背後,是否有虛應故事,甚至消化社福資源的問題,隨著各區長青學苑的陸續開班,引起大家的關切。

社會福利政策,是為了給銀髮族防老,讓年長者做好變老的準備,也陪伴年長者在老化的過程中,受到社會更多的照顧,主管機關,正以引導及糾正的方式,讓政策落實,這樣不只幫助長輩增添生活樂趣,同時增進多元知識學習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