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檢發現「腎臟血管肌肉脂肪瘤」 醫:需追蹤防變大

【記者蔡智銘/台中報導】台中一位45歲李女士日前健檢發現右腎有一顆2公分腫瘤,令她相當擔心,「萬一是拍咪ㄚ該怎麼辦?」,至腎臟科進一步經超音波檢查,經診斷為「腎臟血管肌肉脂肪瘤」,所幸目前不會影響腎臟功能,只要定期回診追蹤腫瘤大小即可,讓李女士大大鬆一口氣。

亞大醫院血液透析室主任林崇智替患者做腎臟超音波檢查。(圖非當事人)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血液透析室主任林崇智表示,一般民眾看健檢報告,除了腎臟水泡之外,腎臟血管肌肉脂肪瘤堪稱是最常見的良性腎臟腫瘤,這種腫瘤主要是由血管上皮組織、肌肉組織、脂肪組織組成而命名,一般群眾發生率約0.5%到2%,多數患者並無臨床症狀,發生年齡大約是40至50歲左右,其中約有七成患者為中年女性。

林崇智說,腎臟血管肌肉脂肪瘤臨床上大多無明顯症狀,也不會影響腎臟功能,但在少部分(特別是腫瘤大小大於四公分以上)還是可能合併後腹腔出血導致反覆後腰疼痛,血尿,甚至腫瘤或血腫壓迫正常腎臟組織,而造成腎功能異常等嚴重併發症,並可能危及性命,不可不慎。

紅圈處為腎臟血管肌肉脂肪瘤。

林崇智指出,腎臟血管脂肪瘤臨床上診斷主要是經由影像學的檢查發現(包括腎臟超音波、腹部電腦斷層影像及腹部核磁共振影像),特點是包含明顯脂肪組織的腎臟腫瘤即可確診,少部分脂肪組織不明顯的腫瘤則須經由經皮腎臟切片做組織學的確定診斷。

臨床上,小於四公分的腎臟血管脂肪瘤大多不需處理,只需要定期做影像學的追蹤即可,四公分以上則需較密集的追蹤,若是腫瘤變大,速度每年直徑增加大於0.5公分,就需要評估進一步治療,例如手術切除腎臟血管脂肪瘤,或透過腎動脈血管栓塞術治療,以預防腫瘤破裂出血造成腹腔感染。另外使用女性荷爾蒙補充的婦女,則須注意可能造成腎臟血管脂肪瘤變大及增加腹內出血併發症的風險。

林崇智提醒,腎臟血管肌肉脂肪瘤屬於良性腫瘤,不會危害生命或引起併發症,但仍建議定期做腎臟超音波,追蹤大小和生長速度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