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人變「其餘人口」 鍾東錦:「去漢化」去不了

【記者盧世光/綜合報導】苗栗縣議會26日先後由縣議員楊文昌、劉美蘭及曾美露進行縣政總質詢,楊文昌憂心中央短撥補助款衝擊原住民相關建設與福利;劉美蘭質詢原鄉部落學校教育、職業訓練和就業媒合;曾美露則關注警察局新建大樓等工程進度及休閒農業區設施修繕等議題。縣長鍾東錦率同局處主管答詢,有關短撥苗栗補助款恐帶來不小衝擊的疑慮,他堅信中央有義務和權利協助解決,鄉親毋須過度擔心。

縣長鍾東錦。

原住民議員楊文昌和劉美蘭均穿著自己的族服出席,而原住民族及族群發展處長盧曉玲的服裝也與兩人相呼應。楊文昌指出,行政院新版國情介紹,96.4%人口原來被稱「漢人」,但現在取而代之是「其餘人口」,另原住民族占2.6%、外來人口占1.2%,新版國情介紹「去漢化」、「去中國化」,太政治化可議,他以原住民身分,詢問「其餘人口」的縣長鍾東錦的看法;楊另關切中央短撥補助款是否導致原鄉許多建設中斷甚至停擺等疑慮?
鍾東錦答詢說,他的祖先來自大陸廣東省梅州市蕉嶺縣,來台祖溯中港溪南庄鄉定居,他到哪裡都說是客家人,行政院這樣改,表示對自己沒有信心,改來改去不知道自己什麼人?「路人甲」、「路人乙」何來何往?不知道方向,對台灣、國家都不是好事。
他認為「去漢化」去不了,因為講的話、寫的字一樣, 如果真的要把漢字全部去除,也沒有本事,所受的教育就是華語的教育,講華語也很清楚,他覺得不管是什麼族,應該要勇敢很鮮明的表達出來,互相尊重、互相包容,團結一致往前走,這樣才是對的,就像美國會這麼強大,就是因為來自世界各國的人 集合在一起,什麼族都有。他認為不用去拒絕是什麼人,就特別去排斥什麼人,沒有這個必要,只要是住在台灣、認同台灣,就是台灣人,行政院的改法,對台灣、國家都不是好事,有調整的必要。
鍾東錦認為,月初由立委陪同拜會主計長後,解決方案雖尚無下文,但他相信中央會討論出有效的解方讓事件圓滿落幕,畢竟中央有義務和權利解決地方政府無力解決的難題,所謂船到橋頭自然直,鄉親毋須過度憂心。

南韓大選在即 李在明允當選後恢復與北韓熱線

北屯中清路天橋功成身退! 中市府5/29啟動路口優化 提升行人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