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品君/台中報導】台中市議會今(26)日進行定期會市政總質詢,市議員陳成添關心廚餘灌水換補助議題,市長盧秀燕表示,近來傳出有業者可能利用按噸補貼的機制,透過灌水噸數來獲取不當利益,市府為此查核嚴防灌水,除持續推動「廚餘進場免處理費」及「按噸補貼收運司機」兩措施外,也規劃中長期處理設施,包含焚化爐建置預計年底動工,讓台中的廚餘處理體系持續平穩運作。
盧市長說明,台中市的廚餘處理政策在補助措施下穩定運行,不僅有效去化廚餘,也避免了其他縣市曾發生的堆置問題。這套制度的順暢運作,主要奠基於兩大關鍵措施:首先是「廚餘進場免處理費」,其次是「按噸補貼收運司機」,後者每日最高可獲1500元補貼,此設計能平衡收運勞務,確保廚餘獲得清運。現行政策雖已成功維持廚餘處理的短期運作,但市府也正規劃中長期的根本解決方案。預計焚化爐建置將於年底動工,建立更完善、永續的處理系統,從根本解決問題,確保市政服務的長期穩定。
環保局指出,因應非洲豬瘟廚餘禁止養豬,台中市家戶、學校、餐飲業及機關等產生之廚餘能維持既有方式收運,賴於各廚餘車司機協助持續收運既有廚餘路線,並載運至環保局指定地點去化,工作極為辛苦,為力挺第一線防疫人員,因此除廚餘運至指定處理場所全額免收處理費外,依照其清運的廚餘過磅重量給予250元至1,500元的人力費用補貼。
此外,環保局將請廚餘車司機協助回報瀝水不確實之產源,並加強現場查核輔導,同時也呼籲民眾如有產生廚餘,於排出前,可利用濾網或有孔洞之瀝水桶,將廚餘水分瀝乾,減少廚餘水分含量,提升後端清運及處理效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