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品君/綜合報導】中國大陸第一艘電磁彈射型航空母艦福建艦日前在海南三亞軍港入列服役,中國軍事專家傅前哨預計下一代航艦會到10萬噸以上,而福建艦仍是常規動力航艦,而非像美國的核動力航艦,但「目前看來是夠用的」。福建艦是現役噸位最大的艦艇,綜合考慮戰備需要、港口條件、保障能力、任務特點等因素,福建艦常駐地將是三亞軍港。
星島日報引述中國媒體「南都N視頻」訪問傅前哨指出,在排水量上,中國航艦已經從6萬多噸到了8萬多噸,他預計,下一代航母肯定會到10萬噸以上。
福建艦仍是常規動力航艦,對於中國何時有核動力航艦的問題,傅前哨認為「不要急」,核動力航艦最大的優勢就是跑得遠,並聲稱「而我們現在發展航母(艦)就是為了保衛國家安全,維護祖國的海上權益。目前來看常規動力航母(艦)是夠用的。」

傅前哨認為,最終中國一定會發展核動力航艦,但是數量應該不會很多。因為核動力航艦的優勢就是跑得遠,但不一定功率大。他認為,中國的常規動力和核動力航艦都會發展,但是必須按部就班,「我們不會像美國那樣搞全球爭霸,搞這麼多的航母(艦),也養不起」。
公開資料顯示,三亞榆林港是中國海軍自行設計和建造的大型軍港,主要用於艦艇試驗、訓練,具備停泊航空母艦條件。中國大陸目前共有三處航空母艦母港,分別位於大連、青島和三亞。其中,青島港是中國首艘航艦遼寧艦的母港;三亞是第二艘航艦山東艦的母港。分析稱,福建艦如外界預期常駐三亞,主要是因應南海、台海複雜局勢。
大陸央視旗下新媒體「玉淵譚天」發文提出福建艦正式入列的10個關鍵訊息,宣稱福建艦入列後必去的地方包括台灣海峽、南海和西太平洋。文章稱,對於遼寧艦和山東艦來說,西太平洋就是遠海,但對於福建艦來說,其遠海防禦能力的建設,需要去東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比如關島附近海域、夏威夷附近海域,或者是澳洲附近的海域。
